找到相关内容3880篇,用时13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袈裟有百条补丁,但照样威仪,到哪国都受国王接见,不受轻视,那才是威仪。一定要知道,佛弟子的威仪是他的气质状态,不是表面形式,衣着干净就行。这部经非常难懂,难在平常话中隐藏着无量深义。 “从佛转轮”。...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20076619.html
  • 释恒强:《阿含道次第》讲纲(上)

    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纯修梵行。乃至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成阿罗汉。心善解脱(《杂·二○○》,<<阿含部T2>>...

    恒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14576941.html
  • 元朝的崇佛及其相关的乐舞内容

    道具多为佛僧形象,如二队妇女十人,“冠僧伽帽,服紫禅衣”,“次妇女一人,服锦袈裟,余如前,持数珠”;“次八队,妇女二十人,冠珠子菩萨冠,服销金黄衣,缨络,佩绶,执金浮屠白伞盖”;“次九队,妇女二十人,...

    王福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20176960.html
  • 体悟世间无常 珍惜出家暇满身

    不如弃家,捐秽浊、执清洁,被袈裟、作沙门。……人命至短,恍惚无常,当弃此身,就于后世。无生不死,焉得久长?是故当绝悭贪之心,布施贫乏,捡情摄欲,无犯诸恶。”   人的生命很有限,很无常,甚至年纪轻轻就...

    学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1483377137.html
  • 原始佛教读书会:相应部选读 第十单元:受相应

      我不太记得意思,不过不是“梨衣”,整个“僧伽梨”是音译,好像是savghati。颜色的话,像“袈裟”这个词,就是从颜色来的,这个词原文的意思就是“黄色”,变成形容词就是黄色的,名词是黄色的衣服。...

    赵飞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1483477138.html
  • 紫柏大师与李贽

    严重的冲突。万般无奈之际,遂在花甲之年削发麻城,披上袈裟,了却自己一生的佛门心愿。然而,与耿天台之间的冲突使他的生活已不能恢复平静,佛门的清幽抵挡不住世俗风潮的连番冲击。他不断地介入与世俗的纷争与纠缠,...

    戴继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1485477158.html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序分释义

    ldquo;衣”,指法衣,即佛陀及弟子所穿着之符合法度之衣。因制作法衣之布料,均用“坏色”漂染,故法衣又称作“袈裟(梵ka2qya)”。   ...

    王孺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23978276.html
  • 和合众缘构建和谐 两岸携手共襄盛举——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纪实

    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强烈的心灵震撼。   接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星云长老、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身披红色袈裟受邀共同为论坛拈香祈福,现场众多信众随长老们双手合十,...—祈愿和谐献灯祝福礼,这是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闭幕式上最大的亮点。三百位法师身披袈裟,诵念《千华台上》、《六时吉祥》、《文殊心咒》,缓缓步入会场,围绕着场地中央巨大的论坛莲花会标与“和”、“谐”二字合掌...

    陈星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31478325.html
  • 夷夏之辨与三教关系

    上的极大浪费;僧人不娶妻生子,减少了国家的劳动力;而且他们不劳而获,不耕而食,对国家有害无益。二是入家而破家。僧人出家,舍弃父子兄弟,就是不讲孝悌;穿袈裟,脱衣去冠,抛弃社会责任,不敬天法祖,这是最大...

    刘立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482078568.html
  • 翟氏先辈在敦煌修建功德窟

    形式各异的袈裟,伟岸雄健,并列端立於花团锦簇的束腰莲台之上,双手均作说法之状,肃穆中流露出一种慈悲与济世救人的和善神情。佛顶之华盖精巧别致而无一雷同。七佛之间,绘八大接引菩萨,虔敬而立,温婉柔美,姿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593178952.html